丁俊杰看城市
推荐活动
  • 种个春天浇个朋友-南通捷途车友植树节公益活动
  • 2024-03-24
  • 宾客人数
  • 参加(14)可能(0)
  • 陕西马自达CX5车友会踏青游
  • 2024-03-24
  • 宾客人数
  • 参加(31)可能(0)
  • 山东威海长安汽车年终大会
  • 2024-02-25
  • 宾客人数
  • 参加(10)可能(0)
  • 南通捷途车友会2023年优秀车主表彰和越野赛道体验活动
  • 2024-01-21
  • 宾客人数
  • 参加(22)可能(0)
一座城成全一部剧,熨帖在《心居》里的沪上市井风情画
阅读 20629
2022年05月20日 10:08分

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评论】;文字|周思艺。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遇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上海以其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文化承载力和创造力,滋养着这里的居民,也接纳着新生的潮流。近日爱奇艺热播大剧《心居》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景观多元、底蕴深厚、建筑可阅读的上海,也让我们感受到精明而不失温热、个性而容纳多元的新时代海派文化。从“城中人”的沪上故事到“剧中城”的真实映射,《心居》无疑为“一座城成全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做了最好的注解。




上海是一座公认的现代化大都市,空间被切割为一面面的棱镜,如同迷宫般散发着魅力,多种激流在这里碰撞,卷成巨澜,包罗浩繁,吞吐万汇。这是一座向不同方向生长的城市,让人难以为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

 

正如爱奇艺热播剧《心居》中的图景:冯晓琴走入果蔬飘香的菜市场,那是琐碎又温热的沪上烟火;顾清俞坐在咖啡厅窗边,传递出精致、优雅的都市气息;施源走过悠长狭窄的弄堂,满载着怀旧而斑驳的老上海味道……这些丰富的景观与气象,传递出上海兼容并包、多元共生的城市气质。

 

虽然现在正值上海战疫的攻坚时刻,城市与人都放慢了脚步,安栖一隅,同力协契,那些习以为常的都市生活方式,也成为了真诚的期盼。但亦如每一个人所愿:春日虽迟,必有归时,待生活归航,仍可纵览沪上时光,寻找自己的“心之所居”。

 

“一座城成全一部剧”,心居的故事,生长于上海,也反哺于上海,在这里一切都自足地行进着、运转着,引你走进上海真实的模样。


海纳百川,多元生长


新旧上海的空间交响


2022年1月20日,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响上海旅游品牌,并将“一江一河”和“建筑可阅读”打造为代表海派文化的IP。

 



 

当你走进上海时,你会发现,这里没有一条相同的街道。因为每一条街道都沉淀着历史的记忆,也记录着新生的潮流;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独特的建筑,也交织着滋味十足的生活气息。

 

街道与建筑就像脚下的书籍,底蕴深厚,是可以阅读的。

 

或许是狭窄而杂糅的上海弄堂巷子,在这里你可以像《心居》里的施源一样在道旁小摊买上一杯热乎乎的豆浆,再配两个泛着金黄的油墩子。你随意走动,便能够看见、听见、触碰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若干痕迹,从头顶挂着的五彩斑斓的衣服到躺在藤椅上摇蒲乘凉的大爷,从邻里间琐碎的家常闲谈到弄堂口的鸡鸣犬吠。


 
 


或许是人头攒动的福州路,作为上海知名的“文化街”,这里承载着笔墨书香,也深藏着人间百味。你可以到街心酒家去吃春天的刀鱼汁面、夏日的糟货,亦能去天蟾逸夫舞台看一场原滋原味的海派戏剧,听一段名伶献唱的京剧。


图片来自魅力上海 Anson




或许是洋房屹立的陕西南路,梧桐深处的武康路,商城如织的南京西路,异域风情的韩国街,它们或承载着历史文明,或洒忆着欧风美雨,或改写着潮流艺术,都孜孜不倦地参与着这个城市的日暮朝夕,成为可以阅读与记忆的上海景观。


 


除了街道,在《心居》中,上海还浓缩为了某些标志性的符号,提炼为了独具代表性的空间,以此诠释包罗万象的现代化生活方式。

 

东方明珠、四川路桥、外滩风光、西洋建筑与摩天大厦……这些独属于上海的符号并非被碎片化地机械呈现,而是融入了人物视野,暗合了命运轨迹,成为流动的景观和记忆,展示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


 
 


开阔的广场、街道、运动场……这些随处可见的公共设施或许不是独属于上海的城市景观,但却承载着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朝气满满的青年人在梧桐树下跑步,闲暇而热情的大妈在广场上跳舞,外来的游客在城隍庙拾香、田子坊看展。

 

家庭主妇冯晓琴走过满溢着市井风情的菜市场——“乡农入市起中宵,蓏自篮提菜自挑”。这里拥挤着精打细算的卖家买主,混杂着上海话、吴语、普通话……馈慰着人们对一日三餐的期盼,增添了城市里的烟火气。


 


褪下工装的上海白领,则更愿意去咖啡厅、小酒馆烹调自己的闲暇时光。在霓虹轻染的酒馆,顾清俞拿起红酒杯,那雅致而又夜色蒸腾的时尚感扑面而来。


 
 


上海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城市,空间像水波一般包容而漫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条街道都被赋予姓名,每一建筑都屹立于历史的坐标,每一个空间里都迸发着丰富的生命体验。


身有所栖,心有所居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百态风情




一座人性化的都市,除了可被阅读的街道与建筑,也离不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上海人对自我的认知,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家庭关系的探讨,同样浸染和影响着上海的城市气质。

 

木心曾说“上海人在‘格算,不格算’中耗尽毕生聪明才智。”这种关于“老上海人”精明的描述很长一段时间都固化着人们对上海的印象。

 

但随着上海90年代的动迁变换,五湖四海的文化融注,万千新鲜血液的汇聚,“新上海人”的概念则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凭借多元混杂的身份,闯荡世界的勇气和推倒壁垒的魄力,“新上海人”与“老上海人”一同演绎出一种水火交融、互容共生的新时代海派文化。

 

新时代海派文化是精明而不失温热的。

 

《心居》聚焦于当下之上海,通过一个新时代海派家庭牵引出上海城市居民的人生百态,这里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上海人,也有心怀梦想而努力向上的新上海人,新旧的交织也碰撞出一簇“精明却不失温热的沪上烟火”。

 

一方面,顾家的饭桌之外虽然偶尔涌动着矛盾与小心思,但在关键的时候,家庭观念仍然紧密地将每个人联结起来,散发脉脉温情。另一方面,当主角们历经家庭、工作、情感的种种困境时,他们仍然选择了一种饱含尊重与坚守的生活理想。


 
 


《心居》虽然围绕着“房子”这一物质意象展开,但最终的落足点却是人格的独立与尊重,对爱与幸福、诗与远方的不懈追求。冯晓琴从想要买房的焦虑,到开办托老所的担当,终于走出了房子的桎梏,成就了个人的价值,这既是“身有所栖”的实干,也是“心有所居”的从容。


 
 


新时代海派文化是个性而容纳多元的。

 

《心居》中呈现了一组相互映照的人物图景:为一家老小操劳的外地媳妇冯晓琴、独立发光的投行精英顾清俞、坐地收租的暴发户展翔……他们拥有不同的身份、习惯、生活轨迹,因而也牵连着相异的生活理念和烟火意象,折射着这个城市多维的镜像和风采。

 

跟随冯晓琴的视角,你会看见大街上飞驰的打工人的辛酸,感叹空巢老人的孤独与需求;围绕着顾清俞,你能欣赏格调高雅的音乐,品味高档餐厅的红酒牛排;在展翔身旁,你或可赏玩打麻将嗑瓜子的乐趣,饱尝火锅串串小烧烤的鼎盛烟火……


 
△《心居》中社区戏剧舞台
 
△《心居》中剧院音乐舞台
 


上海云集了五湖四海的美食,本帮菜、云南菜、贵州菜、粤菜、日式料理、甚至瑞典奶酪火锅,都能在上海占据一席之地。在剧中你也能看到东坡肉、油墩子、汽锅鸡、肉骨茶、酒酿圆子、佛跳墙……等舌尖美味纷纷登场。


 
 


在上海生活的人秉持着一种宽和与尊重,这并非指代着传统的“谦让”美德,而是“各管各”的现代都市观念。漂泊、精致、世俗、温情……上海从来不规定人们在这里应该遵循哪种状态,也从不注解一日三餐的美食菜谱。


 
 


无论是老上海人、新上海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他们之间并不需要划出明晰的界限,互相攻讦。正如本剧的总制片人马好说:“上海这个大城市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活,能够聚集中国社会当下人的缩影,讲述他们如何拼搏,并最终找到心灵的慰藉。”


 


 

沪上之人,剧中之城
荧幕内外的上海都市



《心居》里,冯晓琴的不晚养老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业了,她说道:“这么多年,我终于在上海,有了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让老人们“老有所依”,既是剧中冯晓琴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剧外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议题。这一情节既生长于上海独有的城市文化与市民观念,也呼唤着观众在荧幕之外去感知和关注城市的命运。这亦说明,人与城市,是相互依赖,相互抵达的。


 
 


“一座城成全一部剧”,上海在往昔岁月中沉淀出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为《心居》故事的建构提供了富饶的文化沃土,为“城中人”的生活提供了多样的素材。

 

原著作者及编剧滕肖澜曾表示:“我自己是上海人,既然写当下的上海人,我希望做到比较真实,能够让老上海人也好,新上海人也好,看过以后觉得这个真的是上海,不是编出来,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似是而非的上海。”


 
 


冯晓琴、顾清俞、展翔、施源、张老太、苏望娣……剧中大大小小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们共同组成了一幅沪上市井风景画,既有对沪漂生存状态的探寻,也有新老上海人生活观念的碰撞。这样兼具戏剧张力与文化背景的故事,唯有在上海这座城市才有其说服力。

 

一方面,无数的人们以个体的奋斗改写着上海的人口结构和历史进程,孕育了许多“人与城市”的故事;另一方面,上海兼具东西文化色彩,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接纳了新潮流、新时尚、新生活,不断重塑着人们对于上海的城市体验。因而每个人都可以去书写上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从《八角亭谜雾》里赋得醉意的绍兴,《风起洛阳》中国潮蔚然的洛阳,《对手》里烟火鼎盛的厦门,《人世间》中冰雪满怀的东北到《心居》里包罗万象的上海,爱奇艺的“剧中城”数次越过荧幕,延伸到真实生活之中,激荡着人们的向往与认同。

 

我们对于某座城市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统一的或一成不变的。如今,媒介变革与信息交流加速,人们对于城市的认知方式更趋于多元。影视作品便是最为直观、最具故事性和承载力的一种媒介。


 
 


影视为何能建构人们对上海的印象呢?一方面是心理缝合,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提出,人们已经来到一个仿真的时代,生活溶解于电视,电视也溶解于生活。在“仿真”世界里,观众自然而然地便能够接纳有关城市的景观、美食、文化等意象,并将其延伸到荧幕之外。


 


另一方面是情感映射,观众在个体生命中体验到的城市气质、城市故事能够在影像中获得共鸣,而同时观众在影视作品中积攒的情绪和好奇心,也需要寻找真实的情景地去释放,去达到现实的共振。


 


凯文·林奇说:“城市始终由一系列的连续的片段组成。”这指明了城市的某种整体性和包容性。荧幕内外,看似有两个上海,但在时空的交响、情感的融汇、景观的叠加之中,人们终究会提炼出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个上海。



结语



除去光鲜亮丽的“魔都”气质,上海更有着自身的历史厚度和人文温度。来到上海的人们,也许会明白“在上海”意味着什么。

 

这个城市充满选择,包罗万象,人与城市的关系并非是坚不可摧的联盟,而是奔腾不息的活水,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居”,在微光世界里熠熠生辉

  •  -  - 
  • 195
  • 14
  • 0
帖子
  • 发帖
  • 添加照片
发布
近期动态
  • 最新回复
  • 最多回复
  • 最多赞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