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杰看城市
推荐活动
  • 种个春天浇个朋友-南通捷途车友植树节公益活动
  • 2024-03-24
  • 宾客人数
  • 参加(14)可能(0)
  • 陕西马自达CX5车友会踏青游
  • 2024-03-24
  • 宾客人数
  • 参加(31)可能(0)
  • 山东威海长安汽车年终大会
  • 2024-02-25
  • 宾客人数
  • 参加(10)可能(0)
  • 南通捷途车友会2023年优秀车主表彰和越野赛道体验活动
  • 2024-01-21
  • 宾客人数
  • 参加(22)可能(0)
尋找景德鎮。
阅读 23747
2022年10月03日 16:26分

本文来源于【谁最中国。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遇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在昌江之畔,在江西、安徽交界处丘陵山区,景德镇就如一块孤绝的璞玉。千年时光里,它寂寂过,辉煌过,没落过,迷茫过……只是那一炉窑火未曾断绝,也淬炼着这座城市的一颗粹然之心。
曾几何时,景德镇的名字就是一张最中国的名片,一种极致的美学信仰,其青花瓷举世盛名,粉彩瓷美轮美奂,人们翻山越岭而来,只为一睹它的容颜。今天,慕名来景德镇探访的人仍旧络绎不绝。只是有人嫌弃它容颜苍老、街道破旧,没有丝毫现代都市的气息,几声叹息之后憾然离开;也有更多人爱上了它的质朴与真诚,在土与火之间找到了心的归属。
确乎,景德镇不是繁华都市,却是一方自由江湖。这里有朴实的烟火生活,也有纯粹的理想主义;这里有身穿布衣的高人,这里有贩卖情怀的商人。几重世界平行交织,让人们看景德镇总如盲人摸象一般,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它是没落贵族也罢,是梦想的乌托邦也好,它只是景德镇,一个看遍历史风云却又执拗可爱的老人家。在那里,求仁者得仁,无求者亦可满载而归。
走吧,寻找你的景德镇。

“一座景德鎮,半部陶瓷史”。
翻开这部厚重的史书,你会看到景德镇的圈圈年轮,皆是因瓷而生。净白细腻的高岭土铺陈着瓷的底色,连绵的山林提供了丰富的柴烧燃料,于是各色釉料与纹样便在白的底色上翩跹起舞,在熊熊炉火中涅槃为美丽的瓷器。


“新平(景德镇旧称)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烧制陶器的历史可追溯至汉朝,只不过,那时的陶器还十分粗糙,“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黄而糙、或微黑,碗中心及底足皆无釉……”

唐时,景德镇已经能烧制出有“假玉器”之称的白瓷,但还远远不能跟浙江越窑的青瓷与河北邢窑的白瓷相媲美。
一切转机要从宋景德年间说起。宋真宗赵恒惊叹于景德镇瓷器之精美,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这个地方——此之前,景德镇的曾用名是浮梁;自此之后,世人皆知“景德镇制瓷”。


有了名气,实力也要作出表率。元朝时,朝廷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到明朝,又设为“御窑厂”,是专门为皇家烧制御用瓷器的地方。有了官方支持,全国顶尖的匠人纷纷聚集于此,不惜成本专研瓷艺,独创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品种。历元明清三代,景德镇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

如那素胚青花瓷,如清雅美人,仍是我们心头的珍贵;看那绚烂华美的五彩、斗彩瓷,剔透精巧的玲珑瓷,还有凝脂如玉的色釉瓷,“薄如蝉翼,轻若绸纱"的薄胎瓷,又不知曾迷醉了多少人。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的瓷器不仅墙内开花,更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深受各国贵族的喜爱,甚至以中国的名字“China”来称呼它,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响亮名片。
那时的景德镇,商贾云集,往来交易频繁,曾被英国的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后人陈志岁有《景德镇》诗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

然而,历史总是翻云覆雨。清朝晚期,随着皇家气韵渐衰,景德镇官窑制瓷也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直至御窑厂关闭,旧日辉煌画上句点。建国后虽有“十大瓷厂”昙花一现,却再不复当年盛况。


但,景德镇人乃至这座城市的命运,早已同陶瓷紧密链接在一起了。在景德镇定居多年的叶子所说,“基本景德镇每个大家庭里都会有从事陶瓷相关工作的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对陶瓷都有着难以割舍的缘分。

那些流落民间的匠人们如粒粒火种,当他们的双手重新捧起泥土,当窑中柴火熊熊燃烧起来,他们的心也便跟着沸腾起来了。他们小心守护着那些手艺直到今日,让千年瓷脉,从未断绝。

走在今日景德镇,随处都能见到陶瓷的身影:机场的商店,街道上路灯杆、垃圾桶,甚至一间厕所,一个院子的墙面……陶瓷,是艺术,更是生活。

你可以找到当年御窑厂的遗址,去看百年之前荒废的炉窑,看跨越各个时代的古老的瓷片,与而今崭新的炉火一起,诉说着景德镇的前世与今生……




对于热爱陶瓷的人来说,景德镇是必来朝圣的地方。千年风华犹存,与土相连的质朴仍在,所以这里既容得下朴素的现实,也可以实现华丽的梦想,于是吸引着一群人聚集于此,叫做“景漂”。
“景漂”们都带着对陶瓷满腔的热情来到这里,或者是学习,或者是造梦,慢慢地,就像一株植物一般,这里扎了根他们搭起炉窑来,潜心创作,将全部的生命热情投注于手中的泥土,看他们在火中蜕变,成为件件令人惊叹的作品。
据统计,在景德镇聚集了3万多名“景漂”,其中“洋景漂”有5000余人;此外,返乡创业的“景归”也有2万人之多。

图 | 万象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到,“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手工制瓷共需要72道工序,在景德镇,也只有在景德镇,每道工序都有专门的匠人研究到极致,并且完整保留下来了整套的技艺可以帮助艺术家或者设计师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梦想。
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杨超老师所说,“景德镇有一套完整的陶瓷制作工序,只要你有个想法,就能帮你做出来。”在这里,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初学者,还是手艺醇熟的艺术家、设计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不管是传统技艺的探究,还是天马行空的创作,都会得到极大的尊重与赞赏。

图 | 齐鲁周刊


他们有的在乐天市集、陶溪川的夜市,经营着自己的摊位,有的在网络上聚集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在海外拥有大批的拥趸,有的则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与这座城市发生更多的关系……

但也有人不喜欢这样的方式。“手工”、“作坊”、“工作室”、“艺术”……似乎都在暗示着一种缓慢的成长速度;几年前破落的街道、艰难的交通、鱼龙混杂的市场,也让很多人对它敬而远之。



确乎,景德镇不是属于所有人的。人来人往,大浪淘沙,但那些真正喜欢陶瓷文化、陶瓷艺术的人,自然会穿越层层迷雾,看到这块璞玉的珍贵与动人。

如果说那些老匠人守住了这座城市的“千年窑火”,那充满活力的景漂们则像是一个个跃动的音符,谱写着这座城市陶瓷创作的新乐章。


图 | 万象


 

当大城市抱怨着内卷,叫嚷着躺平,年轻人陷入巨大的焦虑与迷茫时,景德镇仍不慌不忙地走在自己的节奏里。于是,常有许多人跑到景德镇来寻找治愈,而景德镇,从来不吝收容一个疲惫的灵魂。
在御窑厂,在陶瓷博物馆,在许许多多的古窑旧址,在那些古老的陶瓷残片里,你会发现,陶瓷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装饰符号,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千年的厚重与宏大总是轻而易举就安抚了那颗躁动的心。

图 | 万象

在乐天的市集,在陶溪川的夜市,在某个大隐于市的工作室,在一间不起眼的街边小店,透过那些个性十足的作品,你会看到许多有趣的灵魂。若有时间,大可以听听他们与景德镇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就被那样的热情感染了,诚觉生命可爱。

图3 | 小馒头


还可以寻一间陶艺工作室,跟泥土亲密接触,按照自己的心意,以手塑形,再施以喜欢的釉色,看它在火中会发生怎样的蜕变。在与泥土的深情对视里,与时间的完成了和解。


或者,去古老的街巷走一走,来一根脆脆香香的油条包麻糍,吃一碗香辣爽滑的冷粉,尝一尝山野风味的马苋菜,还有香甜可口的米酒冲蛋……景德镇的人间烟火一如旧时,最是抚人心。


一位漂流到景德镇的朋友Yuki所说,每次走在景德镇的街道上,就能感到一种活着的真实感。
Yuki大约是两年前来到景德镇。在那之前,她曾在北京工作三年,工作的压力加上紧随而来的项目的挫折、感情的无奈,曾一度让她陷入巨大的抑郁中,于是她带着3万块钱与一颗无所求的心来到了景德镇。白天跟着老师傅玩泥巴,晚上写写喜欢的文字,却没想到,她的状态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治愈。
跟Yuki类似的人还有很多。有人过来一两天寻找治愈,有人停留一两年回归简单,有人就此与这座城市长在了一起,因为触摸到了叫做幸福的东西。
若来景德镇,你找到的会是什么呢?

  •  -  - 
  • 121
  • 15
  • 0
帖子
  • 发帖
  • 添加照片
发布
近期动态
  • 最新回复
  • 最多回复
  • 最多赞
正在加载...